精神养生
- 赵*师
-
0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
2020-04-15 15:08:22
微信
赏
支付宝
文档简介:
精神养生法精神养生法是在养生学基本观念和法则的指导下,通过主动的修德修德怡性、调志摄神、节欲安神、静心怡性、调志摄神、节欲安神、静心养神、积精全神、四气调神养神、积精全神、四气调神等多种途径,保护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,力求达到形神高度统一的养生目的。第一节修德怡神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大德必得其寿”唐代孙思邈指出:“德所不觉,纵服玉液金丹,未能延寿”有人分析,有道德修养的人,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相对稳定,体内的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,还能使脑中激素的释放增多,强化神经活动,可以延缓衰老,有利于健康长寿。品德高尚的人,行事光明磊落、性格豁达开朗—神志怡然安宁,气血和调,生理功能平稳,形与神俱—健康长寿一、仁德常驻爱心永存孔子《论语》“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”孟子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孔孟身体力行儒家的仁德思想,孔子活到73岁,孟子活到84岁,成为了当时了不起的寿星。美国科研人员对2700多人进行为期14年的调查研究,结果表明,人际关系处得好,随时为他人做好事有益于延年益寿。我国1985年首次评选出的286名健康老人(80岁以上),他们的保健经验集中到一点,就是乐于奉献、情绪乐观、永思进取。培根:得不到友谊的人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,没有友情的社会则是一片繁华的沙漠。二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孔子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”“为人不做亏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门”—对内心环境的一个良好刺激,有利于健康长寿。巴西医生阿尼塞托·马丁斯耗时10年对580名贪污受贿的官员和同样人数的廉洁官员追踪调查,结果前者有60%生命或死亡而后者生命及死亡的比例只有16%—胸怀坦荡、行为光明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三、乐善好施豁达开朗孙思邈:养性就是以“善”为特征的道德修养《千金要方》:“夫养性者,欲所习以成性,性自为善”、“性既自善,内外百病皆悉不生,祸乱灾害亦无由作,此养生之大经也”、“虽绝药饵,足以遐年”孙思邈—身体力行性善好施,活了100多岁。白居易以“枕上愁烦多发病,府上观笑胜寻医”自勉,自号“乐天”,享年74岁。李贺—孤芳自赏,自我封闭,自寻烦恼—26岁拂袖而归
评论
发表评论